
自考学校 > 南方医科大学
自学考试介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学员通过考试后考生所取得的毕业证为国家承认学历,在中国学信网上可供查询和验证。自考毕业证可考研,参加公务员,积分入户,共40多个国家承认中国自学考试的学历文凭。无入学考试,学习年限无限制,可自学形式,又可报班上课,考过就可以申请毕业。本科可以申请学位证书。社会认可度高,毕业证含金量高。
自学考试学习形式介绍
A全日制:是指星期一至星期五全天上课,大学管理模式。
B业余制:是指周六日非工作时间上课,老师面对面授课教学,学生参与互动,全面分析专业知识和考试要点,考前规划重点,班主任统一管理。
C网络制:是自学考试的一种教育学习形式。把线下教学搬到了互联网,学生登录网络课平台学习,音频、视频、直播与PPT结合教学,可在线提问,学习时间自由,地点灵活,班主任统一管理,有班级群。
D完全自学(买书自学):是指学生在报名登记后,招生中心统一发放教材试卷,考生领取教材后独立自学,到时间参加考试。
广东自学考试从报名到毕业流程介绍
广东自考新生注册:
首次参加广东自考的考生,需要先进行网上注册。
网上填写注册信息——新生注册于每年3月、9月的自考报考期间开放。注册开放期间,考生在广东自考首页上点击“开始自考”,填写网上注册信息,按要求上传电子版照片(蓝底证件照,像素不小于400×576)。注册的具体流程及安排见当期报考通知。
网上报考课程——注册信息填写完成后,考生可用身份证号或邮箱地址登录广东教育考试院,进入个人中心报考课程。新生需要在注册开放期间,至少报考一门课程。
现场确认身份信息——考生按照网上“现场确认凭单”的提示,在规定时间内,到区自考办进行身份信息的现场确认,领取新生注册回执单。
网上缴费——考生按照“新生注册回执单”上的提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网上缴费。
以上几个环节缺一不可。考生只有完成缴费才算注册成功。只注册不报考的考生、报考但未现场确认身份信息的考生、现场确认通过但未缴费的考生,注册报考无效,不予制作准考证。
广东自考报考课程:
网上报考、缴费——考生可于每年3月、9月的自考报考期间登录广东自考首页,进入考生个人中心,进行当期笔试及非笔试课程的报考与缴费。各专业实践考核课程的报考时间在6月上旬和12月上旬。每期考试的具体工作安排详见广东教育考试院
查询考试时间、地点——报考结束后,考生需要在个人中心中查看“准考证”,了解各科考试的具体地点(考点学校,考场等)。每次考试的报考通知里都有具体的“准考证打印”时间。各专业非笔试及实践考核课程的考试地点、时间由主考学校安排,确定后会在考试院网站“自学考试”栏目的“实践考核”栏目公布,报考了非笔试及实践考核课程的考生要及时关注。
参加考试——考试时应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准考证。从网上打印“准考证”,考试时务必携带黑色字迹签字笔和2B铅笔若干。可以携带尺子、橡皮等文具。不要携带任何通信工具进入考场。需要注意:开考15分钟后不允许进入考点,考试结束前30分钟才允许交卷,不可提前交卷离场。
查询成绩——每次考试的报考通知里都有具体的成绩发布时间。成绩发布后,考生可以进入个人中心查看当期考试成绩。如需要申请成绩复核,可在《成绩通知单》显示页面点击“申请复核”按钮,然后选择课程,时限为自当期考试成绩发布当天开始五日之内,过期不再受理。复核结果于复核申请结束后二十个工作日内反馈。
广东自考考籍业务办理:
考籍办理时间:每周二、四为考籍办理接待日,节假日除外,具体见广东教育考试院网站“自学考试”栏目下“信息发布台”的全年工作日程(全年置顶)。考生可在接待日到考试院一层综合服务大厅办理考籍手续,接待日办公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
免考——符合“广东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课程的规定(2008年修订)”,或符合水平证书、资格证书免考条件的,免考自考相关课程,叫免考。
接考——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生,参加自考本科专业的学习,叫接考(也叫专接本、接本、续本)。一般情况下,要接考自考本科,需办理接考手续。考生持有效身份证件、广东自考准考证、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原件,到市自考办办理接考手续。不需办理接考手续的见问题76:“什么情况可以不办理接考手续?”
转入——考生在外地取得自考合格成绩(考籍),因故离开外地到广东市继续参加自学考试,须办理考籍转入手续。考生应先在广东注册报考并取得广东自考准考证,再到原报考地办理考籍转出手续,待转入考籍档案到达广东后,考生持有效身份证件、广东自考准考证,到市自考办办理考籍转入手续。档案到达信息发布在广东教育考试院网站上,考生可进入“自学考试”栏目的“外省考籍转入查询”,查询本人考籍档案到达信息。档案到广东后,考生于接待日时间到广东自考办办理转入手续。
转出——考生在广东取得自考合格成绩(考籍),因故须到外省继续参加自学考试,须办理考籍转出手续。考生可按其在广东市考试的专业分一个或多个专业转出考籍,也可将全部考籍转出。考生需持转入省市的准考证及考生的广东自考准考证和身份证件,在考生接待日期间到市自考办办理考籍转出手续。原件退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 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校本部、顺德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76.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67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
办学规模: 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药学院、护理学院、生物技术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院、继教学院、医学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6个学院,拥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南方医院、珠江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江都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北滘医院),开设了26个本科专业,其中6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514人,其中本专科生12061人、研究生3027人、留学生501人。
学科建设:学科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药学、护理学、特种医学),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和药学),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中西医结合临床),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外科学(骨外)),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内科肾病学、中药制剂学、中医内科脑病学、中药药理学,中医痹病学)。拥有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3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分别布局在3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覆盖24个二、三级学科。
人才队伍: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07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100人。拥有院士3名,双聘院士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骨干教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6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博士生导师236名、硕士生导师639名,先后有1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教学改革: “十五”以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世行贷款”项目在内的国家、军队和广东省教育研究课题93项。在多科性医科大学办学模式、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医学教育技术研究、科研促进教学、医学人文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改革实践。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49项,研制的《医学通用题库》,获得军队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全国50多家院校推广使用。开发的教务管理软件《军队院校学籍管理系统》,被指定为全军和武警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73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成果(占“十五”以来总成果的58.87%)已经转化为教学资源直接服务本科教学;主编出版“十一五”规划等高水平教材11部,58项多媒体教材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目前建有6门国家精品课程、19门广东省精品课程、2个国家实验教学中心、9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了44门PBL课程、54门双语课程、33个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改革成果在众多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科学研究: “十五”以来,先后承担各类课题2139项,获得纵向课题经费5.13亿元,主持“97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4项。2000年以来,我校有5项科研成果7次入选国家公布的年度科技十大新闻。2004年~2008年,国家科技部公布的Medline 收录论文排名中,我校连续5年在全国1000余所高校中位居前16名;2006年,侯凡凡教授的原创论文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N Engl J Med》(《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影响因子51.296,该成果被美国内科学年报评为“2006年内科学领域最重要的14项研究进展之一”。
医疗实力: 拥有6个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 广东省35项 “名医工程项目”我校占9项。有直属附属医院6所(南方医院、珠江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江都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北滘医院),其中第一临床医学院(南方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珠江医院)都是高水平综合性教学医院,展开床位5000余张。在消化病诊治、肾病的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诊疗、肾肝移植、异体手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心脑血管介入、创伤修复、新生儿重症救治和围产医学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优势。南方医院惠侨科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荣誉称号,并得到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嘉勉。
产业开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坚持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开创了全国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先河,以自主研发的“三九胃泰”、“正天丸”、“无限极口服液”、 “尿毒清”等产品为基础,先后创建了深圳南方制药厂(三九集团前身)、南方李锦记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现名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等国际知名的医药企业。2004年转制地方以来,取得科技成果300余项,研制出国际上第一个SARS抗原检测试剂盒、国家1类新药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f-PAX系统等重量级的科研产品并成功转化,在生物医药、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日用化工等多个医药相关领域新建立了东方药林、南方洁灵、宜诚数字医疗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学校仪器设备:目前设备总值19亿多元人民币,其中A、B类设备达90%以上。有着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拥有装备现代的教学管理指挥中心和电化教学中心,基本实现形态学科实验显微录像化、机能学科实验微机化。教学场所齐全,教室基本实现了空调化、网络化及电子化。新建的4人一间的本科生公寓实现了通电话、 通网络、通电视,拥有人工草皮的足球场和塑胶跑道的田径场。图书资料丰富,图书馆藏书近253万册(含电子图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