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东继续教育网!广东自考/成人高考/远程教育/电大/全日制大专/专本套读成人学历报考网
电话/微信号:13825236983

成人自考本科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名词解释知识点3

编辑:继续教育 2021-08-05 09:16:44 点击数:

详情介绍

  

成人自考本科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名词解释知识点3

 

  101. 群体: 即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和交往条件下的人群集合体。

  102. 群体动力: 是指群体成员在群体相互作用情境中个体行为的推动力。

  103. 教育群体动力: 是指教育群体成员处于教育群体之中,往往会受到群体氛围,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于该个体独处时所表现的行为反应。

  104. 教育群体: 是群体现象之一,是指在教育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有共同心理指向和行为指向而协调活动的人群集合体。

  105. 群体范围: 也称群体准则。它是指群体公认的或自然形成的群体成员的思想、行为和评价的标准,这些标准能给群体成员提供行动的指南。

  106. 群体压力: 是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无形影响力,它使人们倾向于作出群体所认可或可接受的行为反应。

  107. 群体凝聚力: 又称为群体内聚力、向心力,使指使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吸引力。

  108. 群体舆论: 是群体内多数人督社会生活、群体活动、个人行为等事实,所作出的内容一致的判断和评论。

  109. 群体士气: 士气一词原本是军事用语,是指军队在作战时的战斗情绪和战斗意志。现引申到群体中,用来表示群体的斗争情绪意志,服务态度或工作精神。

  110. 认同: 是指群体成员在认识和评价上同群体保持行为一致的心理倾向。

  111. 模仿: 是指由仿效别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

  112. 暗示: 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113. 从众: 是个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种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

  114. 服从: 是指在他人的命令或影响下,做出同他人、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亦即按他人的旨意而行事。

  115. 人际关系: 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

  116. 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教育活动中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管理关系。

  117. 人际交往: 也称人际沟通,它是人们为了彼此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感需要等目的,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目光、姿势、体态、声调、面部表情及动作等)而实现的交流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的联系过程。

  118. 人际沟通: 是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的信息交流。它是人们借助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所进行的各种直接的、实在的心理接触和心理交换。

  119. 所谓群体合作: 是指群体中两个以上的个体或与其他群体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相互配合,以求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120. 教育群体合作: 是指在教育群体中,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群体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妄称某项任务的心理活动,它是群体成员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协调作用最高水平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

  121. 所谓群体竞争: 是指群体成员或群体之间为了己方利益,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一种活动。

  122. 教育群体的竞争:是指在教育组织内的竞争活动。

  123. 李雷的人际行为模式:由于人际关系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单纯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很少发生,它总是渗透了许多其它因素。从研究中发现,人际关系的各种行为也有共同性。社会心理学家李雷从几千件人际关系的研究报告中, 将人际关系划分为八种模式:

  (1)由管理指挥指导教育等行为,导致尊敬和服从等反应

  (2)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信任和接受的反应

  (3)由同意合作友好等行为,导致协助和温和的反应

  (4)由尊敬信任赞扬求助等行为,劝导和帮助的反应

  (5)由羞怯礼貌敏感服从等行为,导致骄傲控制等反应

  (6)由***疲倦怀疑异样等行为,导致惩罚或拒绝的反应

  (7)由攻击刑罚不友好等行为,导致敌对和***等反应

  (8)又激烈拒绝夸大炫耀等行为,导致不信任或自卑等反应。

  124. 口头交往:指借助语言实现的面对面的直接交往。

  125. 书面交往:指借助文字符号实现的间接性交往。

  126. 活动交往:指在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外显行为而实现的交往。

  127. 人际反应:所谓人际反应是指人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反应。

  128. 工具性沟通: 是交往双方彼此交换知识意见看法,从理性上调节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为改变彼此的认识意见看法信息等。

  129. 情感沟通: 是彼此进行的情感交换和情感交流,为唤起对方的喜爱好感同情共鸣等,从非理性上调节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彼此产生情爱依恋和心理相容,从而满足彼此的情感需要。

  130. 建设性冲突: 凡利于达成组织目标的冲突是建设性冲突。 破坏性冲突:那些对达成组织目标起阻碍作用的冲突是破坏性冲突。

  131. 冲突: 就是矛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需要、动机或目标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心理状态就是冲突。

  132. 教育群体冲突: 就是在教育组织中,个人、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由于目标或利益上的矛盾而产生的对立过程。

  133. 领导: 就是引导或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过程。 (它是处理人和人、人和工作以及人和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过程,亦称领导行为。

  134. 决策: 就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既定目标,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将要从事的工作,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在同时存在的几种准备行动的方案中,选择出优化行动方案的过程。

  135. 教育决策: 是教育领导者为实现教育目标,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优化(满意)方案的过程。

  136. 教育领导的组织功能:1 根据教育组织内外部条件,根据需要与可能, 来制定组织的目标和决策。 2 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决策,合理地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3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137. 影响力: 就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于行为的能力。

  138. 教育领导影响力: 是指教育领导者有效的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139. 特性理论: 是集中研究领导者的个人特性,以期预测什么样的人当领导最合适。

  140. 作风理论: 是集中研究领导者的工作作风类型以及不同领导作风对职工的影响, 以期寻求最佳的领导作风。

  141. 行为理论: 是集中研究领导者采取的领导行为以及不同领导行为对职工的影响, 以期寻求最佳的领导行为。

  142. 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集中研究特定情境种最有效的领导作风和领导行为。

  143. 符号力: 是指学校领导者对标志学校符号所象征的意义又深刻的认识和提升能力。

  144. 文化力: 是指学校领导者能阐明学校成员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念、信念及办学宗旨,激励部属共同维护和创造校园文化的能力。

  145. 技术力: 是指一般组织管理能力,包括计划指挥协调和掌握情况的能力。

  146. 人群力: 是指人际关系能力,强调领导者应与部属保持良好的关系,有调节矛盾解决冲突的能力。

  147. 教育力: 是指具备教育专业工作能力。

  148. 教育领导决策心理:是指教育领导者在教育决策中的心理现象。

  149. 群体决策(教育群体决策) :是指教育组织面临复杂的问题,领导者不是由个人凭直觉或经验独断,而是召集群体有关成员,通过共同讨论研究而制定的决策。

  150. 教育领导决策的果断型:果断是领导者在意志活动中的一种良好的意志品质。果断型是领导决策者面临错综复杂的情况,能从大局出发,抓住瞬息即逝的时机,敢作敢为,果断和迅速地作出决断。

  成人学历教育介绍

  成人学历教育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远程教育、国家开放大学这四种形式,有高升本、高升专和专升本学历层次,与全日制统招不同,成人学历教育主要是面向社会上的在职从业人员,通过这些方式进行提高学历,也是国家承认的学历。

  凡在本省内居住和工作的中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学历、身体等条件的限制,均可报考。 在线预报名网址:http://www.0755zikao.cn/zxbm/,稍后负责老师会联系到你,给你介绍详情。


  微信咨询

  微信号:  13825236983


【责任编辑:继续教育

标签:

相关阅读:


教材购买

张老师

电话咨询

13825236983

微信咨询

13825236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