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网!自考/成人高考/函授/远程教育/电大/高中/职校/全日制学历/出国留学/考研
电话/微信号:13825236983

北京高考辅导(北京高考辅导书)

编辑:继续教育 2023-09-04 17:53:10 点击数:

详情介绍

6月3日,2023年北京高招直播咨询正式上线啦!首场直播由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语文教研员王丹宁为你解读近年高考作文的题目变化、新高考背景下的备考方法、考前冲刺复习等,抓紧最后的冲刺阶段,祝愿所有考生,笔耕不辍,不负青春,共向未来!

以下是本次直播图文实录:

1、议论文的趋势及解析

近些年来议论文趋势将“哲理思辨类”的正反思辨与“社会现象类”的因果逻辑结合。

什么叫“哲理思辨类”? 举个例子啊,就是一看标题就是很有哲理并且具有思辨性的色彩,有代表性的像全国卷考过的“走与停”“水的灵动 山的沉稳”“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包括我们北京自己考过的纯粹的哲理思辨类的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都属于这一类。这类题能够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正反思辨能力,这也是近些年高考比较看重的。

“社会现象类”的题目既可以是人类社会,也可以是自然社会。近些年出的最多的是以人类社会为主,同时是真实社会的,甚至带有社会热点性质的这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是考查大家去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现象类和哲理思辨类这两种不同的题目被合二为一,这该怎么理解呢?我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比如2020年北京卷作文题是关于“北斗并网”,典型社会现象、热点话题。但是他在这个材料标明“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这又明显是一个基本的哲理思辨类的题目,就是探讨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 观、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比如2021年“论生逢其时”。

2021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论生逢其时》

你会发现这里面有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但除了这个思辨之外,它又隐藏了一个更关键的思辨,就是生逢其时与否的判断,到底是一个客观还是一个主观的判断。我们看完整个材料会发现,我们更希望大家就生逢其时去讨论,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态度,或者说是一种诉求与愿望。

2、思辨的内容适合放到哪个位置?有什么好处?

①放到文章开头。

在分析材料的时候,就可以将你的思辨性加入其中。能展现你对于材料本身的审题理解,要比别的考生更加的到位,更加的具有一种哲学的思辨性的色彩。

②放到文章中间的主体的论证环节。能让论证看起来更加严谨公正、逻辑严密,易被阅卷人所看好。

③放到文末。在逻辑的推演之后,让文章逻辑更上一层楼,看起来更加的深刻、严谨。

3、“社会现象类 哲理思辨”是北京近些年来的重点

2022年的作文题“学习今说”。材料明确能让大家去思考:古人特别看重学习,当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对于学习的内容、方式、方法、门类,有一些新的诠释,有一些新的努力方向。大致一看,这是典型的社会现象类。但是具体分析后,思辨性特别明显。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辨。

相关阅读:
热点信息
最新信息


教材购买

张老师

电话咨询

13825236983

微信咨询

13825236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