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网!自考/成人高考/函授/远程教育/电大/高中/职校/全日制学历/出国留学/考研
电话/微信号:13825236983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文化需要相互凝视阅读理解

编辑:继续教育 2023-09-18 21:45:04 点击数:

详情介绍

1、文化需要相互凝视阅读理解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儿时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1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

答:

14.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5.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4分)

答:

16.结合文艺,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4分)

答:

17.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文学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3分)

答:

13.(3分)

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

②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

③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每点1分)

14.(4分)

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证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这一观点。(2分)面对西方学者的偏见,铁凝没有一味迎合,儿时鲜明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坦诚交流,这样不但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而且消除了偏见,赢得了对方的尊重。这一论据使论证有力,增强了说服力(2分)。(作用2分,分析2分)

15.(4分)①西方对我们的文化了解的少(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

②历史原因,近代中国文化落后,西方文化蓬勃发展(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

③技术原因,汉语难以掌握,世界上精通汉语的学者太少,造成了交流的障碍。

④文化的差异。(每点1分)

16.(4分)兑在文中指部分中国作家创作态度花哨,用迎合某些人喜欢的心态去创作,不能潜入到时代的深部,作品质量不高。(2分)酿在文中指中国作家潜心创作,踏实地潜入到时代的深部,创作出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2分)

17.(3分)举办中外文学论坛;启动译介、出版工程;举办书展。(每点1分)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文化需要相互凝视阅读理解

2、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怎样做?

面对文化差异,需要采取开放的心态,尊重其他文化,消除误解,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地沟通技巧。

同时,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也要宣传和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时,需要不卑不亢,以礼相待,展现出自己的文化自信。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文化需要相互凝视阅读理解

3、文化交流的意义与作用

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减少误解和偏见,这有助于促进经济和商业领域的发展,便于合作和贸易。其次,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带来跨越式的进步和发展,缩小文化差距,减轻文化冲突。

此外,文化交流也可以从经济、政治和综合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在经济方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活动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在政治方面,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构建和谐世界。在综合国力方面,文化交流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的综合国力。同时,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总的来说,文化交流是一种推动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力量。通过文化交流,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如何理解文化与交流的关系

文化与交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是一个群体共同享有的价值观、习俗、信仰和行为方式,它是一个群体内部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交流是通过语言、符号、姿态等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它是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关键。

文化与交流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文化是交流的基础。在一个群体内部,文化的一致性是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人们共享相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意图、想法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

2. 交流是文化传播的方式。文化的传播需要通过交流来实现。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人们可以学习和了解不同的文化,从而扩展自己的文化视野。

3. 文化与交流相互影响。文化与交流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等会影响人们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同时交流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 交流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通过交流,人们可以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交流是促进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

总之,文化与交流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它们对于一个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阅读:
热点信息
最新信息


教材购买

张老师

电话咨询

13825236983

微信咨询

13825236983